獨在異鄉為異客
喺太平洋嘅另一邊,我搵到我嘅家
哥斯達黎加並不是波多黎各。
我喺哥斯達黎加遇見嘅第一個人提我千祈唔好撈亂呢兩個地方。雖然兩地人民都熱愛 reggaeton 音樂, 前者係一個位處中美洲嘅主權國,後者係一個隸屬美國嘅自治邦,至今仍然未走出天災人禍嘅陰霾:2017年,颶風艾瑪同埋瑪利亞侵襲,造成超過三千人死亡;2019年爆出嘅Telegram門 (Telegramgate) 引起大規模示威,最終逼使時任總督下台。
哥斯達黎加並不是拉斯維加斯。
對唔住呀媽,但係哥斯達黎加真係唔係喺沙漠入面㗎。雖然佢俾國家地理雜誌選為
全世界其中一個最快樂嘅國家,但係佢哋快樂嘅源頭絕對唔係黃賭毒,反而係 Pura Vida (直譯為純生活嘅一種生活態度)、壯麗奇觀、同埋首屈一指嘅生物多樣性。
哥斯達黎加並不是香港,亦不是美國。
當我孓然一身喺太平洋嘅另一邊做六個禮拜義工,用我非常有限嘅西班牙話為氣候行動出一分力嘅時候,我實在估唔到,我竟然搵到屬於我嘅家。
話說,時間啱啱好。
我喺美國讀書;五月三號嘅時候,我返到嚟香港,我出世同埋成長嘅地方,放大學嘅第一個暑假。 本身我計劃好六月中出發前往哥斯達黎加, 但係因為服務單位臨時進行修葺工程, 要將行程押後三個禮拜。最後我喺七月六號出發,義工服務一完就即刻搭飛機去亞特蘭大開始第二個學年。
當我返到香港嘅時候,我感覺有啲不安。我非常之喜歡呢個城市,咁繁華,乜嘢都係世界級, ,仲有入面嘅香港人。我哋嘅香港人。然而,由我屋企望出去(我哋無錢,要租樓架),濃密嘅烏雲總係籠罩著香港。係香港生活嘅壓力之大唔使多講,冇得買樓,無得放工,仲要無得向上流動。再者,我哋嘅政治前景一日不如一日。可能係因為咁,所以當我有幸能夠攞到兩個獎學金去留學嘅時候,我真係好開心;可能喺地球嘅另一面,啲草會綠啲,天空藍啲,我嘅前途喺世界級教育嘅加持之下會光明一啲。過多幾年,仲可以攞埋工作簽證,抽到綠卡就更好。
下次返到嚟嘅時候,香港又會變成點呢?
但係當香港政府決定強推《逃犯條例》嘅時候,形勢立即一發不可收拾:好多人擔心條例會將 分隔香港同埋內地司法制度所僅餘嘅防火牆一一摧毀。人民憤怒了! 接近二百萬人上街遊行示威,接著出現嘅抗爭行動,越見激烈,越見創意。
因為我改咗班機,所以可以陪同家中兩老出席多場示威。不過,中途落車嘅時候又到啦;六個月之內,我唔會返嚟。 我當然祝願香港人要擇善固執,奮鬥到底。但係我可以喺哥斯達黎加生存嗎?我會變嗎?下次返到嚟嘅時候,香港又會變成點呢?